查看原文
其他

在水一方的“姑苏十二娘”,完美诠释了苏州女子的样子。

喜喜 苏杭日记 2021-02-07


点击上方关注“苏杭美景日记”


姑苏十二娘

她们归纳演绎出了吴文化中最为精彩绝伦的部分,十二位吴娘体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吴文化风情,是作为“人间天堂”的苏州历代商业和手工业繁盛的缩影。“姑苏十二娘”既是吴文化的载体,也是水乡女子的典型代表,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足以使“姑苏十二娘”的品牌成为一面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水乡文化旗帜。



说苏州是水天堂,大概是因为水最能代表苏州文化禀赋的缘故。姑苏女人说话抑扬有致的嗲糯,姑苏女人唱戏一咏三叹的婉转,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铺陈,苏州工艺心无旁骛的精细,所有这些,都体现了姑苏文化内涵中水一样的悠闲和柔性。苏州没有大江大河的壮阔豪迈,只荡漾着小桥流水和杏花春雨的细腻涟漪。千百年来,姑苏女人的日子如水一般随意流淌,不紧不慢,像杜丽娘的水袖悠悠的荡开去,又缓缓的飘转来,不经意,却自由章法。


水,无色无味,淡致极处了,也能风生水起,活色生香起来。


这很容易联想起姑苏女人。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,这很好理解;说男人是水,就有点娘娘腔了。男人是山,女人是水,水是女人的妩媚,是女人的心思,是女人的柔情,是姑苏女人性格和命运的倒影。苏州的水,是苏州历史延续的脐血;在水一方的姑苏十二娘,则用她们水一样的智慧,繁衍着苏州文化的鲜活。



姑苏十二娘是吴地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。她们用辛勤的劳作,换来了江南鱼米之乡和锦绣天堂的美名;用精湛的技艺,创造了众多吴地文化的精粹。这十二种技艺和行当,流传到今天,许多已经成为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  



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妇女代表。在水网稠密、湖塘众多的蜿蜒河道里,到处都有摇橹的船娘身影,用勤劳的双手捕获着肥嫩的河鲜、菱藕、芡实、茭白、慈姑等天然食品 ,成为人们饱享口福的美味。船娘是水乡文化的产物,也是各类艺术作品中描绘水乡风情的最为直接的特征之一。




船娘

摇曳波光水上行 且品河鲜好滋味

就是在船头撑篙,给船夫打下手的女人。

她们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女人,

也是立在船头就可以让一船人安心的女人。



从清代开始,船娘的形象便在文人笔下反复出现。但是,船娘的名声却是吴文化中一道不可替代的风景。



这名声中透出一丝甜媚和浪漫,给江南的山水楼台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蔷薇色。




俗语说,男耕女织,安居乐业。苏州向来是中国有名的丝绸之府,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,万千织娘默默无闻地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构筑着水乡的特色产业,为国家的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贡献,她们是值得歌颂的水乡妇女代表,也是水乡手工业发达的历史见证。




织娘

若无织女巧手在 何来苏绣名天下

有一种美丽,叫“针尖上削铁”,

她们纤手穿云织锦绣。



从前,织布是每个江南女子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,采摘来的棉花,要经过轧花、弹花、搓棉条、纺纱线、倒线、染线、经线、刷线、缠穗子、安机、织布等大小72道工序,才能织成美丽大方的棉布,这门传统工艺的繁杂,融汇着“织女”们无比的辛劳与聪慧。



木兰诗: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”这样的场景留在了如今的姑苏水乡......




苏州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在中国十大名茶中位列第二,向以香气袭人、清新馥郁而闻名于世,采茶姑娘自然功不可没。茶娘集吴地山水果园之灵气,其水嫩健康的质朴形象与碧螺春茶相得益彰,她们是吴地茶文化的灵魂和载体,是水乡姑娘的杰出代表。




茶娘

碧螺春茶香袭人 素手制茶山湖间

娘者,母亲也。

因此,叫"茶叶"谓"茶娘",是一种尊称,是一种方言,

也是对泡茶、奉茶姑嫂的一种雅敬。



如果说,春风给了嫩芽的生命,阳光给了嫩芽的温暖,雨露给了嫩芽生长;而你,用你的一双纤纤细手让这嫩芽能够发挥出他最大的价值。这就是你,恬静、温柔、善良而美丽的姑苏茶娘。




苏州自古便是著名的蚕桑之地,家家养蚕、户户出丝,蚕桑文化历来是吴文化中古老重要的组成部分,蚕桑业更是吴地农村主要的支柱产业。蚕娘就像春蚕一样默默地奉献青春,是吴中大地上贤慧善良的妇女代表。




蚕娘

富庶江南因丝来 织尽吴中温润美

“蚕娘”指的是养蚕的妇人,一个“娘”字,足可见其中辛劳。



“吴越分歧处,青林接远村。水乡成一市,罗绮走中原。”明代诗人周灿的这首古诗,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农村家家种桑、户户养蚕,集镇上丝绸满街,商贩云集的热闹场面,鲜明地刻画出水乡绸市活跃的经商盛况,这也是江南农耕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。




手工剥蚕丝是江南蚕家女的当家本领,先把蚕茧用沸水煮过,把里面的蚕蛹取出,然后再剥茧取丝。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了,但传统工艺制作的丝绵织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,自然掌握这门老手艺的蚕娘也越来越吃香。



蚕花娘娘,源于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的传说.相传很久以前,在太湖边住着一户人家,男人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了,家里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儿,喂养着一匹白马。女孩一人在家,非常寂寞,一心盼望父亲早日归来。一日,女孩摸着白马的耳朵开玩笑地说:“马儿呵马儿,若是能让父亲马上回家,我就嫁给你。”白马闻言竟点了点头,仰天长啸一声,随即挣脱了缰绳,向外飞奔而去。没过几天,白马就驼着女孩的父亲回到了家中。此后,那匹白马一见到女孩就高兴地嘶叫起来,同时跑到女孩身边久久不肯离去。女孩的父亲发觉后,悄悄地盘问女儿,才知道女儿当初许过的承诺。父亲心中替女儿着想,于是趁女儿不在家时,一剑射死了白马,还把马皮剥下,晾在了院子里。女孩回到家中,见到晾着的马皮,知道出了事,连忙奔过去抚摸着马皮伤心地痛哭起来。忽然,马皮从竹竿上滑落下来,正好裹在姑娘身上。院子里顿时刮起了一阵旋风,马皮裹紧姑娘,顺着旋风滴溜溜地打转,不一会儿就冲出了门外。等女孩的父亲赶去寻找时,早已不见踪影了。几天后,村民们在树林里发现了那个失踪的姑娘。雪白的马皮仍然紧紧地贴在她身上,她的头也变成了马头的模样,爬在树上扭动着身子,嘴里不停地吐出亮晶晶的细丝,把自己的身体缠绕起来。从此,这世上就多人们称之为“蚕”(缠)的生物,而且塑造了一个骑在马背上的姑娘的形像,放在庙里供奉,谓之“马鸣王菩萨”,而江南一带的蚕农都喜将蚕神称为“蚕花娘娘”。




在苏州的手工艺品中,值得一书的还有扇子。苏州的宫扇、折扇和檀香扇做工精致细腻,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。扇娘在扇子的一方小天地中精雕细琢,把吴地的山山水水、花鸟人物浓缩描绘,其精湛的手艺本身就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。




扇娘

掌中轻摇文人雅 小天地里藏精致

你灵巧的双手送人清凉,予人风雅,

让苏扇香飘万里。



你为唐伯虎点秋香增添了一份风韵,为采茶扑蝶的舞女们送去了绽放在指尖上的花朵,你为说书先生带来了发挥到极致的书场道具:掌中一方小天地凝聚风情万钟……



你让旧时宫女或矜持或娇艳收放自如,你给而今的淑女更显风韵雅致。



你让耄耋老人回忆起上世纪人手一把的已逝时光,也为老婆婆曾经用它避暑纳凉驱蚊生煤炉……




苏州的古琴艺术历史久远,是吴文化中濒临灭绝的艺术珍品。这次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琴棋书画中,首当其冲便是古琴,作为古琴艺术的制作和演绎者——琴娘,更是吴文化中宝贵而又匮乏的代表人物。如今,在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苏州城里,正悄悄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开拓创新的现代琴娘。世界对古琴艺术的重视和保护,必将使古老的艺术再次焕发青春,那些散落在古城角落里对古琴艺术孜孜不倦的琴娘,也必将在新世纪里迎来又一个美丽的春天。




琴娘

玉指轻弹古琴曲 静品润心游太古

琴声悠扬,芊芊细手拨动琴弦,

犹如拨动流经江南水乡中的每一条细流,

弹拨出一曲曲轻悠柔美,悦耳动听的江南小调。



遥想当年,上得了厅堂,达官贵人的堂会是你无奈的选择;下得了田野,临河的自家小屋才是你的风雅乐坊。现如今,庆典、雅集,宴席、茶会,书场、剧院,社区、田间……你用纤手拨动时代的琴弦,用琴声演绎新生活。



古筝、古琴、琵琶、弦子……委婉、轻盈、悠长,穿越了幽幽小巷,穿越了深深庭院,穿越了千年岁月,传承了吴文化的精髓。



琴声,在无数个庆典奏响,雀跃在江南的每一条水域上;你的琴声,滋润了水乡人的心田,也给了每一个来到水乡的外来客永久的回味……




茉莉花的歌曲唱遍大江南北,苏州的花娘也是水乡妇女中韵味十足的典型代表。每到茉莉花、白兰花和丹桂飘香的季节,苏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提着花篮叫卖的卖花姑娘,馥郁的花香与甜糯的叫卖声相得益彰,成为水乡街头的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


花娘

待到花开浪漫时 卖得鲜花换衣裳

你给少妇带来了鬓边香、给少女送上了胸前花;

你让文人雅士的厅堂居室飘洒着幽幽清香;

你将庆典宴请的场面点缀得花海一般喜气洋洋。



你就是剪金桥巷里当年的卖花姑娘?两千五百多年前吴王阖闾携爱妃西施漫步在小巷,被你的花香吸引,摘下头上的金叉,剪下一段正是从你的手里买下了你全部的花儿,装扮爱妃,于是,小巷由此而得名,延用至今。美丽的故事伴着花香流传千年。



你就是虎丘上下栽种栀子花、茉莉花、玳玳花的种花姑娘?《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》不正是为你而传唱?这歌声唱遍了中华大地,唱响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。



花娘,你给苏州记忆留下了抹不去的清香扑鼻的味觉记忆。




吴侬软语是苏州的地方方言,由此派生出多种吴语戏曲,吴歌便是其中之一,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。历史上挖掘出如《沈七哥》、《五姑娘》等的长篇叙事吴歌,生动地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生活风情,是吴文化中浓抹重彩的画卷。歌娘便是吴歌得以传承至今的民间山歌手,对吴歌的研究和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


歌娘

吴歌一曲知心意 余音绕耳慢徘徊

好一朵美丽芬芳的茉莉花!

你圆润软糯的歌声如太湖水波永不停息;

你阿娜多姿的身形如吴中山水秀美天下。



旧时,你靠卖唱果腹打发辛酸的日子,唱欢了达官贵人,流尽了自身凄苦的泪水;你一路唱来,终于“一唱雄鸡天下白”,唱起了“地主搭仔农民,到底啥人养活仔啥人”, 唱响了“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”……如今,你为昆曲、评弹、吴歌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又亮开了歌喉。



灵岩山麓,木渎河畔,苏城内外,田头水港,你的山歌如太湖水碧波万顷,如小河水静静流淌。




苏绣与湘绣、蜀绣、粤绣并列中国四大名绣,是吴文化中华彩绚丽的组成部分。刺绣业是苏州历史上人数最多、最古老的传统行业,吴中地区不仅是苏绣的发祥地,也是最大的生产基地。木渎镇湖向来被誉为苏绣之乡,曾涌现出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当代绣娘和苏绣作品。 2004 年 3 月底开馆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,使绣娘的社会认知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苏绣艺术更是后继有人。




绣娘

谁人不知苏绣美 件件皆有绣娘心

纤纤细手,在绷架上舞动;

针针丝线,在绢面上穿越。



从帝王将相宫殿里皇袍锦衣,到寻常百姓山野传情手绢上的绣花,你的绣品无处不在,穿越千年。



一根丝线要劈成数十支细丝,你的精致已成为这座2500多年古城当今城市精神的特色之一。一幅作品要兼具“平、齐、细、密、匀、顺、和、光”的诸多特色,你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、臻于完美的境地。




苏州历来是人才辈出,能工巧匠集合之地,历史上涌现出的书法绘画大家比比皆是,尤以吴门画派声名远扬,由此自然形成了一个绘画售画的特色产业,素有“中国书画之乡”的胥口镇便是其中之一。“胥口农民画”传承吴门画派的传统技法,形成独特风格,近年来作品不仅在国内连连获奖,还不断远销海外。这里的画娘占尽水乡灵秀之气,大多自幼习画,为家乡的特色产业默默耕耘,画娘是吴地妇女中又一出类拔萃的代表。




画娘

水乡灵秀入画来 吴门画派代代传

山水风光,花卉虫鸟,

你用江南女子特有的细腻,

勾勒出一幅幅水墨丹青。



朝写山中雾霭,午描太湖烟波,晚谱渔歌唱晚,你把吴中大地一天的景象收在画中,你的笔触饱满着太湖的湿润。春之迎春夏之荷,秋之金菊冬之梅,你的画作绽放出一年四季的芬芳。



你的美丽,你的灵动,你的温婉,你的睿智,你的善良,你的聪颖,化作水墨丹青,氤氲荡漾,你用心描摹的画卷最动人。




“黄金有价珠无价”,珍珠自古与玛瑙、翡翠等宝石齐名。太湖珍珠历史悠久,享有“世界第一”的美誉。辛勤劳作的蚌娘,终日在碧波浩荡的湖水里,像晶莹闪亮的珍珠一样把最美好的一切奉献给社会,支撑起一片珍珠产业的蓝天,她们也是值得讴歌的水乡巾帼。




蚌娘

碧波浩荡太湖里 寻得珍珠映波光

育蚌水域上的育蚌人,

珍珠首饰加工场的能工巧匠,

珠宝广场款款而来的魅力模特。



黄金有价珠无价。河蚌育珠而今成了吴地农村的一大产业,晶莹剔透的太湖珍珠享有“世界第一”的美誉,蚌娘用自己的辛劳为世界奉献出一片美好,育蚌姑娘创造了让沙子变成珍珠的美好神话。



驾一叶小舟,剪开一片水域,辛勤劳作的蚌娘,终日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,日晒、雨淋,风吹、霜打,晨昏暮夜,披星戴月,不分春夏与秋冬;采蚌、剖蚌、育珠,养殖、施肥、调温,采珠、分拣、加工……你是珍珠育蚌最贴身的保姆和最给力的催生者,你是“孕沙成珠”的见证人!




宫灯是苏州民间工艺品中又一朵绚丽的奇葩。在苏州的各类民俗活动中,少不了制作精良、典雅淳朴的彩灯的点缀。八面玲珑的宫灯,折射出浓郁的吴文化风韵,更少不了幕后的灯娘辛勤劳作的汗水,灯娘是吴文化中民间妇女艺人的又一位代表。




灯娘

夜来彩灯照家路 绚丽光芒暖心房

几支竹篾、几张绢纸,糊一盏大红灯笼,

你是制造喜庆的报喜鸟,你是引领光明的使者。



劈竹篾、裁绢纸、扎灯笼、描彩图……新春的彩灯、元宵的花灯、四月 的神仙灯、夏日的莲花灯、中秋的兔子灯、国庆的龙灯……一年四季开不败,年年岁岁永灿烂。



你点亮了大街,点亮了小巷、点亮了小桥、点亮了流水,你将人们的心儿点亮,你将欢乐点亮。





往期内容

别错过


鲜为人知的无锡20多座“资本家园林”

阿拉啫是弄堂里厢长大咯上海宁



    微信号:suhang-style

 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